新制作文

從112年開始國家公職考試國文取消公文並將作文題目改成兩題或一大題。

112地特三等
  心理學家指出: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為人從出生開始,就會不斷的去尋找、去獲取一個「位置」,這種位置其實是無中生有的,但終究每個人都得有一個位置。例如兩個人結婚之後,男人取得了丈夫的位置,女人取得了妻子的位置;再來,原本沒有位置的嬰兒出生之後,就會在夫妻兩人已經慢慢發展出的相處模式中,擠出一個位置來,進而影響了夫妻原來的位置及其互動。有時候母子的關係特別親暱,而使得丈夫覺得被忽略,三人之間的感情與互動,就會跟著改變。此時,丈夫與妻子必須重新定義自己的位置,將「父親、母親」的責任加進去。
  事實上,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想盡辦法、各憑本事,尋找自己所要的位置,尋找位置不僅是無中生有,而且也是自我肯定的方式。尋求位置或取得位置可以用「定位」兩個字來詮釋,用什麼來定位自己和別人、如何定位自己和定位別人、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定位,是每個人都必須深思的課題。

根據上文,請就下列兩問題作答:
一、文中的「位置」,為何會造成人的不自由?(20 分)
二、請以「如何找到正確的自我定位」為題,作文一篇,闡述自己的體驗與想法。(60 分)

參考答案

一、文中的「位置」造成人的不自由主要在於這種「位置」的存在會限制個人的行動和自由發揮。人們在社會中不斷尋找自己的位置,這種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會、文化、家庭等因素共同塑造的。當人們被賦予某個特定的位置時,他們就會受到這個位置所固有的期待和限制。例如,一個人成為了父親,就必須承擔起父親的責任和角色,這可能會限制他在其他方面的自由發揮,如個人興趣、職業發展等。同樣地,一個人被定位為某個特定的社會階層或身份,也會受到相應的社會期待和限制,使得他無法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自己的夢想。

二、如何找到正確的自我定位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往往被迫面對著種種的期待和限制,這些來自外界的期待往往會影響到個人的自由和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找到正確的自我定位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尋找正確的自我定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們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反思來實現。

  要找到正確的自我定位,我們需要深入了解自己。這包括了對自己的興趣、價值觀、優點和缺點進行認識和分析。我們可以通過自我反省和思考,來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和動機。這種了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方向,明確自己的目標和追求。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如閱讀、旅行、交流等,來擴展自己的視野,從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和經驗,進一步認識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要找到正確的自我定位,我們需要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互動。透過與家人、朋友、同事等的交流,我們可以獲得他們的反饋和建議,了解到他們對我們的看法和評價。這些反饋和建議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盲點和不足之處,從而調整自己的位置,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和挑戰。此外,通過與他人的互動,我們還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從中獲得支持和幫助,使我們更有信心和勇氣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要找到正確的自我定位,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化,我們的環境和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發展新技能,以應對社會的變化和挑戰。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成長,我們可以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競爭力,從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目標。同時,我們還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地尋求新的機遇和挑戰,從中獲取更多的經驗和成就,不斷地完善自己,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自我定位能力。要找到正確的自我定位,我們需要深入了解自己,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互動,以及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活出更加精彩和充實的人生。

112地特四等
  2010年,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典禮演講。貝佐斯提到10歲時候跟隨祖父母開車去旅行,一路上看到祖母抽菸不斷,因為他討厭菸味,善於算數的他便按著禁菸廣告所說有關吸菸會減短壽命的資料,幫祖母算了一算公式,然後沾沾自喜的對她說︰「每天吸菸2分鐘,你就少活9年!」自認聰明的貝佐斯以為祖父母會稱讚他優秀的數學能力,沒想到祖母聽了卻傷心得哭了出來。祖父當下把車停在一旁,要他下了車一起步行,並對他說:「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 總結以上這則故事,貝佐斯因而對資賦頂尖優異的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生說出︰「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卻是一種選擇」的名言。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缺點,智慧永遠沒有辦法 填補道德的空白。」善良的確比聰明更難能可貴,無論在歷史上或現今社會裡,我們的確可見不少聰明人或是高知識份子,利用自己的聰明智慧,蒙昧良心去作惡犯罪,智商越高的犯罪者,所犯之罪越是天衣無縫難以破案,而那些身居高位掌握大權的社會菁英,所作之惡對國家社會也影響越大。
根據上文,請就下列兩問題作答:
一、請說明貝佐斯「聰明是天賦,善良是選擇。」這句話的意涵,並寫出你的體會。這和貝佐斯祖父對他說的話有何關連性?文長不超過 300字。(20分)
二、請以「道德善良更重於聰明才智」為題作文一篇,舉出實例加以論述,其中必須說明公務人員遵守此一原則的重要性。(60分)

參考答案

一、貝佐斯所說的「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卻是一種選擇」,意味著人們天生擁有的智慧可能是無法改變的,但善良卻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和選擇來培養和展現的。這句話提醒我們,即使擁有再高的智商和聰明才智,如果缺乏善良和良好的道德品質,那麼這些聰明才智也將變得毫無意義。與貝佐斯祖父的話相關聯,正是因為祖父的教導,貝佐斯意識到了善良的重要性,意識到聰明智慧與善良之間的區別,從而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更加謹慎和審慎。

二、道德善良比聰明才智更重要
  道德善良比聰明才智更重要,這一觀點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具體的例子來加以證明。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聰明才智過人的人們,卻因缺乏道德善良而做出了一些錯誤和有害的行為,對他人甚至對整個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相反,一個擁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即使不是最聰明的人,但通常也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並對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讓我們來看一些具體的例子。在政治領域,有些政治家可能非常聰明且口才流利,但如果他們缺乏道德善良,可能會利用權力謀取個人私利,忽視民眾的利益,甚至陷入貪污腐敗的漩渦。這種情況不僅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損害了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相反,一些政治家雖然可能不是最聰明的,但如果他們擁有道德善良,能夠忠於自己的良知和原則,並為民眾謀求福祉,那麼他們就能夠贏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為社會帶來積極的變革。

  在商業領域,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一些企業家可能非常聰明和富有創造力,但如果他們缺乏道德善良,可能會不擇手段地追求利潤,甚至不惜侵犯他人的權益和利益。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企業的聲譽,也損害了整個行業的形象和信譽。相反,一些企業家雖然可能不是最聰明的,但如果他們能夠堅持誠信和正直的原則,尊重員工和客戶的權益,並且對社會承擔起應有的責任,那麼他們就能夠贏得客戶和消費者的信任,並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除了政治和商業領域,道德善良對於其他領域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教育領域,一個教育工作者如果缺乏道德善良,可能會忽視學生的需求和利益,只顧追求升學率和成績排名,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相反,一個教育工作者如果擁有道德善良,能夠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他們的個性和特點,並給予他們適當的關懷和指導,那麼他們就能夠培養出更多品德優良、有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人才。道德善良比聰明才智更重要,因為它是我們行為的準則和標準,是我們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表現。無論在政治、商業、教育還是其他領域,只有堅持道德善良,我們才能夠建立一個和諧、公正、和諧的社會,實現共同的繁榮與進步。

112薦任、員級晉高員級
一、短文寫作:(20分)
  許多人在年幼時,曾聽過父母說:「等你長大,就會懂了」,當時往往以為這是他們搪塞的藉口。長大後才明白,很多似懂非懂的道理,必須在人生的道路上,經歷一些事、遇到一些人,甚至要從挫敗、沮喪的泥淖中掙扎後,才能逐漸詳知一切。請舉出自己的經歷或見聞體悟,說明何謂長大後才懂的道理。(限400字內)

參考短文

  在我決定轉換工作的那個轉折點,父母曾對我說過一番話,當時我只是漠不關心地聽著,覺得他們不理解我的抉擇。當時的我充滿對新環境的期待,卻也有著對未知的不安。起初,新工作的種種挑戰和不確定性讓我感到焦慮,甚至一度動搖了我的信心。那時候,我才深深體會到父母所說的話並非虛言。他們提醒我要有耐心,要面對適應期的不適感,這是成長的代價,而不是失敗。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習慣了新的環境,也發現自己在這個領域有著更多的發揮空間。那時候,父母的建議成為我內心的明燈,引領我走出了困境。他們所說的「等你長大,就會懂了」,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體驗。同時,新工作也讓我重新評價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與同事的相處變得尤為重要。父母曾告訴我要學會寬容和理解,這在新的工作環境中成為我克服困難的法寶。當我懂得欣賞不同意見,學會與同事合作時,我深深感受到這些道理的價值。

二、作文:(60分)
  每年大學畢業典禮時,校方常邀請在某一領域有特出成就者到校內致詞,他們的一席話往往能發人深省、鼓舞人心,成為終身受用的惕勵。今年某大學畢業典禮所邀請高科技創辦人的演講中,以過來人的經驗勉勵社會新鮮人:在知識、科技急遽變化的時代裡,應能謙虛地面對失敗,向他人求助;為了實現理想而熬過艱苦與磨難,並懂得為了成功的必要捨棄;在人生的叢林法則中,「跑起來!別緩步前行!不論是為追逐獵物而跑,或是避免成為獵物而跑。」因為世界不會停下來等你。請以「跑起來:追求理想,遠離困境」為題,作文一篇。

跑起來:追求理想,遠離困境

  創業和教育是兩條交錯的道路,兩者看似截然不同,實則有著相似的動力和信念。創業和教育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旅程,這是一場不斷奮進的馬拉松,需要我們一直保持「跑起來」的動力。在這千里之外的旅途中,我們穿越未知的叢林,攀登起伏的山川,一路上充滿著各種挑戰和驚喜。兩者雖然路途不同,但所需的精神力量卻是相通的。在這場馬拉松中,創業者和教育者都需要擁有「跑起來」的心態。這不僅僅是在速度上的快慢,更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我們不能因為途中的困難而停滯不前,而應該勇敢面對,勇往直前。

  創業者像是叢林中的探險者,面對著濃密的叢林,可能會迷失在市場競爭的複雜性中。但正如那些成功的企業家所言,創業不僅僅是建立事業,更是一場心靈之旅。在叢林中,我們需要敏銳的洞察力,發現商機如同發現叢林中的寶藏。即便道路崎嶇,我們也要毫不猶豫地跨越每一步,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理想,那是照亮前行的明燈。

  教育者如同向學生指引前進方向的明燈,引領他們穿越知識的海洋。教育不僅是灌輸知識,更是啟發思考和創造的過程。教育者需要超越知識的傳授,還要培養學生的品德和價值觀,使他們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不會迷失方向。在這場旅程中,我們要懷抱著對知識的渴望,讓學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是一場跑不盡的馬拉松,需要我們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然而,這條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困境,就如同叢林中的重重障礙。這時,我們不能退縮,而是應該豎起理想的旗幟,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創業者要想辦法擴大市場份額,教育者要思考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需要我們不斷地「跑起來」,積極進取,找到克服困難的道路。

  在這場馬拉松中,我們需要時刻保持一顆奔跑的心。無論是創業還是教育,都需要不斷地追求理想,遠離困境。這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是對未來的信心。只有持續不懈地「跑起來」,我們才能克服一切艱難,實現自己的夢想。在奔跑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真正屬於自己的成功和精彩。創業者會看到企業不斷成長的壯麗景象,教育者會見證學生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這就是「跑起來」的真諦,是對自己和社會的一種貢獻。在這千里之外的旅途中,讓我們共同追求理想,一同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112佐級晉員級
作文:(80分)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盧梭說:「人之所以會迷路,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自以為知。」(《愛彌兒》)人們會根據所知做出判斷,或是因為不知而查詢求證,也有人「憑感覺」而怠於思考,「自以為知」而決策錯誤,或是誤以為他人無知而說教、浪費資源。什麼是真正的「知」?如何確認自己或他人是真知或自以為知?如何善用知識、智慧以做出正確決斷?請以「如何正確的判斷事理」為題,撰寫一篇文章。

如何正確的判斷事理

  在人類漫長的智慧歷程中,對於如何正確地判斷事理一直是一項永恆的課題。這不僅牽涉到個體的思辨能力,更關乎社會整體的和諧與穩定。從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到盧梭的「人之所以會迷路,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自以為知。」,我們能夠發現,正確的判斷事理,需要一種客觀、全面、深入的智慧。為了正確判斷事理,我們需要具備一種謙卑的心態。這種謙卑並非自卑,而是一種對待知識的謙虛態度。在面對新知時,能夠心懷謙虛,不以己見將之歸納為已知。同時,對於自己已知的範疇,也能夠認識到其中的不足,願意不斷學習和提升。

  真正的知識應該是建立在客觀基礎之上的。客觀性是指我們在思考事理時應該超越主觀情感和個人立場,以一種中立公正的態度看待事實。我們應當學會放下主觀的成見,以冷靜的態度對待問題,從而確保我們所獲得的知識是真實且可靠的。辨別真知與自以為知的區別需要具備良好的判斷力。這就要求我們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考慮問題的各種可能性。同時,我們應該保持質疑的心態,不盲目接受一切信息,而是要懂得對信息進行篩檢和檢驗。

  正確的判斷還需要善用知識和智慧。知識是一種靜態的資源,而智慧則是將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善用知識,才能在複雜的情境中做出正確的判斷。這需要我們具備分析問題、綜合信息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正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而來的。在社會中,正確的判斷事理還需要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商。這就要求我們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和團隊協作能力。通過與他人的交流,我們可以獲得不同的觀點和意見,進而更全面地看待問題。此外,我們應該學會傾聽他人的聲音,不以己見為中心,這樣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橋樑。

  如何正確判斷事理是一項重要的能力,它需要建立在客觀、全面的知識基礎之上,辨別真知與自以為知的能力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通過質疑和檢視自己的觀點,以及開放地對待他人的意見,我們能夠避免主觀偏見和陷入自以為知的迷思。在此基礎上,我們需要具備思辨能力,善用知識和智慧進行分析和綜合,形成全面的觀點。同時,在與他人的溝通和協商中,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和協作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正確判斷事理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這需要我們對自己保持謙卑的態度,不斷追求知識和智慧。同時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與他人互動,從不同的觀點和經歷中獲取更多的信息。這種開放、學習的態度有助於我們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正確判斷事理不僅是個人成功的關鍵,也是社會進步的基石。每一個人都應該將其視為一項重要的目標,並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判斷能力,為建設更加理性、和諧的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112外交、國經商務、民航三等
一、短文寫作:(20 分)
  王陽明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這種減法的原則,頗能減輕現代繁忙窘迫的生活壓力;但是,老子雖然說「為道日損」,卻也說「為學日益」,對生活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則主張要多學習和增加。所以,人生什麼項目該用「減法」?什麼項目又該用「加法」?這是一個需要衡量評估的問題。
  請以「人生的減法與加法」為題,列舉至少四個自己需要加減的項目,並加以闡述。(文長不超過 400 字)

人生的減法與加法

  人生的成功與幸福在於找到適當的平衡,這涉及何時應該使用「減法」和何時應該使用「加法」。以下是四個我認為需要進行加減的人生項目:

一、 減少工作繁忙,增加休閒和家庭時間: 工作重要,但過度工作可能導致壓力和身心健康問題。我們應該學會更好地管理工作,創造更多休閒時間,以及與家人共度寶貴的時光,這對於維持平衡生活至關重要。

二、減少無意義的物質擁有,增加精神富足:擁有太多的物質財富可能會讓人感到壓力重重。減少購買不必要的東西,專注於真正重要的物品,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更多的精神豐富和情感滿足。

三、減少焦慮和擔憂,增加心理健康: 擔憂和焦慮是常見的情緒困擾,它們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我們可以透過學習應對壓力的技巧,例如冥想、運動和寫日記,以減少負面情緒,同時加強心理健康。

四、減少浪費,增加環保意識: 消費和浪費是現代社會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們應該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和資源浪費,同時增加對環保的意識,採取環保行動,例如減少塑料使用、節約能源和支持可持續發展。

二、作文:(60 分)
  貝多芬在創作第七號交響曲的諧謔曲,蒐錄了一首古老的奧地利朝聖詩歌,他以管風琴的某個音作為主線,像織錦般地逐步經營整首音樂。那個音是 A,整個樂團的樂器都以這個音為準。剛開始時,這個音聽起來很柔和,然後越來越明顯,最後,銅管聲勢浩大地奏出一片「顫動的火焰」,這是音樂史上偉大的一刻。
  生活的各個領域也是如此,重點是關係整個樂團樂器最初那個看似不明顯的音。 請以貝多芬的創作為借鏡,申述自己生活中「定出主線,逐步經營」的經驗與見解。

定出主線,逐步經營

  我的創業歷程就像貝多芬的第七號交響曲,充滿了不同的樂章和音符。起初,我面對的是一片模糊的樂譜,充滿了未知和挑戰。然而,透過逐步經營,我發現了自己事業的主線,就像貝多芬選擇的 A 音,成為我整個創業旅程的基調。

  創業之初,我還在尋找自己事業的定位和方向。這時的主線並不明顯,需要透過不斷的嘗試和摸索來找到。這可能是我對某個行業的熱愛,或者是我發現的一個市場需求。我意識到,只有找到這個主線,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創業領域中脫穎而出。一旦找到了主線,我開始逐步經營我的事業。這包括了建立專業團隊、開發獨特的產品或服務,以及與客戶建立穩固的關係。就像貝多芬逐漸發展那個 A 音,我也在創業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擴展和豐富我的事業。

  在這個創業的交響樂中,市場的變化就像樂曲中的節奏和樂句,需要我們靈活應對。這時,我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樂譜,以確保與時俱進,不被時代淘汰。這就像貝多芬在交響樂中巧妙地運用不同的樂器和音符,使音樂充滿變化和生命力。我也深刻體會到,創業是一場需要團隊合作的交響樂。每個成員都是樂隊中的一個音符,只有和諧共鳴,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因此,我注重建立一支充滿活力和協作精神的團隊,共同努力實現事業的目標。創業的路上,我也發現了持續學習的重要性。就像樂曲需要不斷的潤飾和修飾一樣,我們的知識和技能也需要不斷更新。這讓我保持謙卑的態度,時刻保持對新知識的渴望,以更好地引領我的事業前行。

  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我遇到了種種挑戰和困難,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的事業變得更加豐富。每一個困難都像交響樂中的一個音符,為整個旋律增添了深度和情感。我學會了從失敗中學習,從挫折中成長,這些經歷讓我的事業更加堅韌。最終,這種逐步經營的方式讓我的創業之路更加有深度和意義。我的事業不僅為我個人帶來了滿足感和成就感,也為社會創造價值。我們的創業不僅關乎個人的成功和企業的獲利,更關注如何透過我們的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企業的發展應該與社會的進步相結合,只有在共同進步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就是我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在創業過程中不斷追求的價值。我深信,每個創業者都有自己的主線,只要找到並用心經營,他們的事業就能奏響更加美好的旋律,成為生活中一場精彩的交響樂。

112外交四等
  千里馬在古代被喻為人才,多處於被動狀態。 戰《 國策》裡那匹拖車負重的千里馬,只有見到伯樂時才敢展露自己的不凡。韓愈也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若沒被發現,只能庸庸碌碌過一生。
  現代人談千里馬 觀, 點相當多元。或認為應主動尋找伯樂,或主張人人都是千里馬 發, 揮強項才不會被伯樂錯過。例如:年少的千里馬一直在等待伯樂,對於獵人、商人、軍人的邀請,牠都不肯屈就。多年以後,牠終於等到欽差大臣,立刻表明自己能日行千里,但欽差大臣問牠:「你熟悉國家的地形和道路嗎?」千里馬搖搖頭。「你有遠征戰場的經驗嗎?」千里馬又搖搖頭。「那我沒法用你」,欽差大臣也搖頭離去。
  你認為伯樂與千里馬應具有什麼樣的態度或作為,才能既適應當前的環境,又符合自我實現的價值?請以「伯樂與千里馬」為題,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觀察與看法。(40 分)

伯樂與千里馬

  千里馬,作為擁有卓越才華的個體,今天可能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頂尖的藝術家、出色的企業家,或者是具有特殊技能的專業人士。千里馬的特質往往不僅僅體現在其專業能力上,更包括創造力、創新性思維、解難能力等多方面的素養。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千里馬需要保持學習的習慣,不斷地更新知識,跟上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千里馬並不是只有一種形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擅長領域。對於一個人來說,發現自己的千里馬之處需要一定的自覺性和探索精神。這就需要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嘗試不同的領域,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潛力所在。同時,千里馬應該具備積極的心態,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和項目,展現自己的能力。

  伯樂作為千里馬的發現者和賞識者,需要具備一定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在現代企業和組織中,伯樂可能是人力資源專業人士、領導者、投資者等。伯樂需要具備對行業和專業知識的敏感度,能夠預測未來的趨勢,看到千里馬的潛力。這就需要伯樂保持開放的思維,不僅僅關注傳統的履歷和經歷,更應該看到個體的潛在發展方向。伯樂還需要有一定的社交技能,能夠在不同的場合發現和了解潛在的千里馬。這包括參加行業活動、與人建立深入的交流和合作關係等。同時,伯樂的角色也需要有一定的使命感,願意投入時間和資源,培養和發展千里馬。

  在這樣的互動中,千里馬和伯樂共同構成了一種有機的人才生態系統。千里馬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表現,吸引伯樂的注意,而伯樂則通過對千里馬的挖掘和培養,實現了自身價值。這樣的互動不僅僅是單向的,更是雙向的,需要雙方都具備開放的心態和對未來的共同願景。

  現代伯樂應該更多關注多元性,不僅僅是多元文化,還包括跨領域的多元性。這樣的開放態度有助於發現更多元的人才,推動企業和社會的創新。因此,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千里馬需要更主動,伯樂需要更開放。這樣的互動模式有助於社會中人才與機會更有效地匹配,實現共同的發展。

  未來的伯樂和千里馬在變革迅速的社會中,需要做好一系列準備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需求。首先,數字化轉型是關鍵,他們應該理解和掌握數字化技能,以應對日益數字化的工作環境。這包括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讓伯樂更精準地找到合適的千里馬,而千里馬則需要具備數字素養。跨界合作也是未來的重要趨勢。伯樂和千里馬都應該跨足不同領域,進行更廣泛的合作,以促進知識和技能的跨界結合,帶來更多的創新。這需要伯樂擁有開闊的視野,而千里馬應該主動尋找跨界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彈性與適應力同樣至關重要。未來的工作可能更加多變和不確定,伯樂和千里馬都需要具備高度的彈性和適應力,包括對新技術、新工作模式的接受程度,以及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靈活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策略。未來的伯樂和千里馬需要具備更多元的素養和技能,以應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他們之間的合作應更具靈活性和深度,促進社會中人才和機會的更有效匹配。

人際互動難免發生衝突,我們常聽到「以和為貴」的建議。但有企業談判專家認為,接受並積極管理衝突,才能理智的權衡目標,找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派屈克.蘭奇歐尼(Patrick Lencioni)《克服團隊領導的五大障礙》書中,也將「害怕衝突」列為五大障礙之一。
  如果一味隱忍的「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是解決衝突的方式,我們應如何讓衝突成為「建設性的緊張關係」?如果衝突最終無法或不可能找到解決方案,我們可以怎樣看待衝突?請以「正面看待衝突」為題,結合個人經驗或見聞,寫一篇文章加以闡述。(40 分)

正面看待衝突

  人生中,無論身在何處,與他人互動時難免會遇到各種衝突。傳統的觀念中,我們經常聽到「以和為貴」,似乎暗示了忍耐和回避是解決衝突的上策。然而,企業談判專家以及一些團隊管理的權威指出,積極面對和管理衝突,可能是更為理智和有效的方式。在人際互動和團隊合作中,衝突似乎總是被視為不和諧的元素,然而,正面看待衝突並尋找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可能是達成更好結果的關鍵。

  衝突常常源於不同的價值觀、觀點或目標。這並不意味著其中一方是錯的,而是各自持有不同的看法。透過理性的對話,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對方的立場,進而擴大自己的視野。舉例而言,假設一個團隊面臨著在線上行銷和線下行銷之間的衝突。在這種情況下,正面的處理方式是進行充分的溝通,讓雙方都能理解對方的考量,或許可以找到整合兩者的方法,以創造更全面的行銷策略。衝突也是一個團隊成員能力的體現。在一個能夠建設性地處理衝突的團隊中,成員通常都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願意聽取他人的觀點。這種訓練有素的團隊更有可能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相反,當衝突被忽視或壓抑時,可能導致擦槍走火,最終影響整個團隊的和諧。

  正面看待衝突還有助於個人和組織的成長。透過解決衝突,個人能夠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彈性應對不同的情境。同時,組織也能夠透過衝突的解決不斷優化內部流程,提高適應變化的能力。舉例而言,當公司面臨市場變革時,內部團隊可能因應而調整策略,這就需要在團隊內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商。要使衝突成為建設性的緊張關係,溝通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正確的溝通可以幫助各方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需求,從而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此外,尊重和理解也是關鍵。當我們能夠尊重他人的觀點,並以開放的態度去理解他們的立場時,衝突就有可能被轉化為協同合作的動力。

  當衝突無法找到解決方案時,我們也可以以另一個角度看待。衝突的存在可以被視為一個提醒,指出了組織或團隊內部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價值觀的不一致、溝通不暢、或者是目標的模糊。當我們正視這些問題,就有機會進行更深層次的改變,提升整體的運作效能。正面看待衝突需要我們擁有開放的心態,願意接受不同的觀點並尋找解決方案。這種態度不僅有助於團隊的和諧發展,也能夠推動個人和組織不斷進步。在衝突中尋找建設性的緊張關係,不僅能夠解決眼前的問題,更能夠創造出更具競爭力和適應性的團隊和組織。

112 原住民三等
一、短文寫作:(20 分)
  最後一哩路(The last Mile)本是電信專用名詞,意指固網最後一段連到家戶部分,由於終端家戶之間個別差異頗大,鋪設相當麻煩,後引申為完成一件事情時的最終關鍵性步驟。這個詞已被廣泛使用,例如運動選手在比賽的最後一局,或指攀爬高山最後的攻頂,亦有用以描述即將畢業,面對就業考驗之前的在學時間等。「最後一哩路」,似乎意指著成功就在眼前,但是失敗亦隨時虎視耽耽,是通向希望與絕望的歧路,自己與自己的戰爭。請針對「最後一哩路」這個觀念,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寫出自身的體驗與啟發。(文長不超過 400 字)

最後一哩路

  「最後一哩路」這個觀念在生活中確實非常有意義。無論是事業、學業還是個人發展,每當距離成功似乎只差最後一步時,正是最關鍵的時刻。這個“最後一哩路”往往是決定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

  從我的經驗來看「最後一哩路」通常是最具挑戰性的一段旅程。在工作中,我曾面臨一個重要任務的最後一步,但也是最關鍵的部分。儘管事情一路順利進展,但在最後一刻,突然出現了一個複雜的問題,威脅到整個項目的成功。我們的團隊花費了大量時間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似乎一切方法都無效。就在截止日期的最後一天,我們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團隊成員積極參與,試圖找到一個解決方法。在討論過程中,有一位同事提出了一個看似不太可能的想法,但我們決定嘗試。在執行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更多問題,但團隊團結一致,不斷調整策略,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按計劃完成了任務。這次經歷讓我明白「最後一哩路」是最充實的一段旅程。正是這段時間,你需要集中注意力,發揮自己的潛力,克服困難,並應對挑戰。

二、作文:(60 分)
  語言或可視為作為人類的最重要的特徵,但「沉默」卻是古今中外皆有的現象。徐志摩為康橋美景所震懾,他說:「不說也罷,說來你們也是不信的!」魯迅則說:「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歌劇《魔笛》,男主角塔米諾(Tamino)王子必須通過三種極端考驗,方可迎來光明,重建天地秩序,其中一 項試煉就是「沉默」。沉默者選擇隱藏聲音,主流者踴躍發聲,結果形成了強者更強、弱者消音的進程。但有些時候,不說反而比說來得更有力量,「於無聲處聽驚雷」,在某些狀態下,沉默成了最強韌的武器,也是最難得的力量。請以「沉默的力量」為題,撰寫一篇文章。

112 原住民四等
一、短文寫作:(20 分)
  〈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藉由一方池塘表達了讀書感受:清澈澄明的池塘因常有活水注入 所, 以能如明鏡般倒映著天光雲影,正如同讀書必須持續增進新知,才能保有清晰的思維脈動。擴大來說,我們面對生活中的事物,也應不斷補充活水——新知識、新方法、新 思維。請以「尋找源頭活水」為題,作文一篇。(文長不超過 400 字)

尋找源頭活水

  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尋找源頭活水,獲取新知識和經驗,是確保我們保持清晰思維和持續成長的關鍵。學習是獲取新知識的主要途徑。就像朱熹提到的那樣,持續地學習新知識就像源頭的活水,不斷注入我們的知識池。這些新知識擴展我們的思維,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理解世界。閱讀書籍、參與培訓、與他人交流,都是獲取新知識的途徑。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我們的知識庫,以保持清晰的思維。

  新的經驗是源頭活水。通過親身體驗新事物,我們能夠汲取寶貴的經驗,並從中汲取智慧。這些經驗不僅能夠提高我們的能力,還可以為我們的思維提供新的視角。嘗試新的活動、挑戰自己的舒適區、與不同背景的人互動,都能夠為我們注入新鮮的活水。新的思維方式也是源頭活水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思維方式可能會陷入一種固定的模式。但通過探索不同的思維方法、思考問題的不同角度,我們可以激發新的思維方式。與具有不同觀點的人互動,探索跨學科的知識,都可以為我們的思維注入新的活力。

二、作文:(60 分)
  俗話說:「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英文也有諺語:「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A bird in(the)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意思是說,穿梭飛翔在樹林中的眾多鳥兒,固然非常誘人,但卻不一定是屬於自己的,唯有抓在手裡的那一隻才是。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為了渴望取得更美好的承諾、希望、憧憬,而放棄了實際握在手中的事物,唯有實現、落實了的,才是最真切的擁有。請以「珍惜擁有」為題,闡述自己的經驗及體悟,作文一篇。

112 司法、調查、海巡、移民三等
一、短文寫作:(20分)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MarcelProust,1871-1922)在其巨著《追憶似水年華》(Àlarecherchedutempsperdu,1913-1927)裡說:
  所以我們記憶最美好的部分仍在我們身外,存在於帶雨點的一絲微風吹拂之中,存在於一間臥房發黴的味道之中,或存在於第一個火苗的氣味之中,在凡是我們的頭腦沒有加以思考,不屑於加以記憶,可是我們自己追尋到了的地方。這是往日的最後留存,也是最美妙的部分,到了我們的淚水似乎已完全枯竭的時候,它仍能叫我們流下熱淚。
  有時候我們得聽到一首老歌,才能想起已經失去的友人,或者得重返小時候長大的地方,才能記起童年的時光。我們許多的記憶都是被埋藏起來的,需要正確的環境才能重新將之鮮活,因此普魯斯特認為,我們部分的記憶存活在我們之外。
  我們的心智從那裡開始,又在那裡結束,實在沒有這麼容易界定。人類並非獨立存在的靈魂,而是血肉組成、有形有體的生物。我們把身邊的人放在心裡,也把生活環境做如此安排,以至於環境也成了自我的一部分。
  根據以上引導文字內容,請扼要說明普魯斯特的觀點為何?並請精簡敘說閱讀之後的觀感或啟發。文長不超過350字。

參考短文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指出,我們最美好的記憶往往存在於生活的微小瞬間,如微風中的雨點、濕淋淋的味道、初燃的火苗氣味等。這些記憶在我們的頭腦中未經思考,不為人注意,卻是深刻且美好的部分,似乎是我們淚水已枯竭之後仍能引發情感共鳴的地方。普魯斯特認為,許多記憶被埋藏,需要特定的環境觸發,例如聽到一首老歌,回到童年長大的地方等,這些環境能重新喚起記憶並賦予它們生命。他強調我們的記憶不僅存於我們內心,更存在於我們的周遭環境。我們將親人、環境納入心中,並使之成為自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閱讀後,我深受啟發。普魯斯特的觀點讓我更加珍惜生活中微小的瞬間,並意識到記憶的豐富性與深刻性。這也提醒我們,與人相處、環境互動,都能為我們的內心世界注入新的色彩,我們的記憶與情感並不僅限於自我。

二、作文:(60分)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第七篇•第六章》)
  此章可說是《論語》人生理想的總綱——開立在「志於道」,根源在「依於仁」,實踐在「據於德」,表現在「游於藝」。通過人文教化,喚醒主體仁心,並由德行實踐,顯豁人生大道。
  《論語》是生命的學問,學問的生命,不是純理演繹,也不是經驗歸納,而是生命自覺艱苦而興發的理想,凡讀聖賢書,要在生命直下的實踐與擔負中,才會有真切的感受與深入的體會。
  「志」是心之所之,「之」是「往」的意思,也就是人的嚮慕發心。活著,是事實;活得很好,是價值;因此,「道」是既真實又莊嚴的人生道路。
  「據」是固守不失,「德」是德行,也是實踐修養的工夫。德行是人人可走而真實莊嚴的正路,通過德行的修養,因而四通八達,成就人生的康莊大道。
  「依」是依靠,「仁」是仁心。仁心會呈顯而體現,因此人就有不安而求安的道德感,以及應該、不應該的價值自覺,而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
  「游」是優游、涵泳,也是「陶冶」的意思。「藝」是六藝,就是人文教化、外王的學問,也是生活的「藝術化」,能夠實現悠然自得、圓滿的人格。
  因此,總括來說,人生的理想在開發人人可走的大道,這一大道是通過每一個人德行修養的正路而展開;而德行修養的基礎,就在人人內在本有的仁心發用上,仁心發用就落實在人文教化之中,因此使得人生大道的莊嚴與德行實踐的工夫,皆在優游自得中呈現,則此生命即入圓滿化境。
  承上說明的意涵與旨趣,請以「人生的四大進路與理想圓滿」為題,作文一篇,闡論己見。

人生的四大進路與理想圓滿

  孔子在《論語》中道出了人生的四大進路,它們共同構築了一個圓滿的理想人生。這四大進路分別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和「游於藝」。以簡潔的措辭傳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這句話不僅是古代智者的智慧結晶,也是對現代人生價值的指引。這四大進路,從道德的追求、德行的堅守、仁心的展現,到藝術的涵養,無不串聯起一個完整的人生藍圖,實現理想的圓滿。

  「志於道」,意味著我們應該培養對高尚道德的嚮往和追求。生命的意義不僅體現於物質的追求,更在於追求內心的升華。我們需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行為,保持對道德的敏感和敬畏,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這種志向不僅指引我們在個人成長中前進,也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據於德」,強調的是個人的德行修養。德行是一個人內在品質的展現,它是我們的行為準則,是我們處事的底線。只有堅持德行,我們才能在風雨中保持內心的堅強,也能在成功時保持謙遜。德行是一種不斷自我要求的過程,它讓我們的品格日益完善,成為自己和社會的驕傲。

  「依於仁」,是建立在尊重、關愛和協調的基礎之上。人際關係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尊重他人的存在,關愛身邊的人,並在與他人相處中保持和諧。仁心使我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求,更關注他人的需求,並願意伸出援手。這種共情的能力讓我們在社會中建立起親和力,也能為他人帶來溫暖和幫助。「游於藝」,是對人文藝術的追求和涵養。生活不僅是物質的累積,也是文化的沉澱。透過對藝術、學問的涵養,我們能夠提升自己的修養,增添生活的情趣。藝術和學問不僅能夠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更能夠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這四大進路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交織、相得益彰。我們的理想人生不僅是個人的修行,更是社會共同的追求。在心靈的指引下,我們尋找著道德的堅持,培育著德行的實踐,從仁心中獲取力量,同時用藝術的美學豐富人生。這並非一條平坦的大道。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荊棘、挫折,也可能會因為生活的壓力而迷失自我。然而,正是這些困境,塑造了我們的堅韌和毅力。在逆境中,我們更能理解「志於道」的真諦;在挫折中,我們更能體會「據於德」的重要性。同時,仁心的滋養和藝術的涵養,也使我們在逆境中找到溫暖和希望。在人生的四大進路中,我們發現了理想的真諦。每一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情感和理念,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生命之路。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但正是這樣的歷程,造就了我們更加堅強、更加有價值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可以從這四大進路中獲取力量,實現理想的圓滿。

112 司法、海巡、移民四等
一、短文寫作:(20分)
  人總是傾向於幫助自己認同的人。雖然說生命無分貴賤,然而無論是捐款還是當志工,總是因為某些人的處境打動了自己、跟自己涉足的領域有關,或出於某種自己做不到的補償心理。想想,為什麼當你有餘力的時候,會選擇捐款給流浪動物而非飢餓的孩子?為什麼去老人中心當志工而不想去假日淨灘?為什麼更願意去了解受暴婦女而非底層勞工?
  許多時候,助人並非出於嘉惠天下蒼生的道德情操,而是個人生命經驗的折射或偏好。我們心中自有一把尺,用來衡量那些人想幫,那些人「下次再說」。於是總有一群「不討喜」的人。
  不過,「討喜」其實也是一種社會資本。能夠成為一個討喜的人,通常是因為我們有機會不斷透過人際互動自我修正,同時有資源連上世界網絡,完成一種社會化的過程――我們知道做什麼會被討厭、如何打扮才能被接受、該怎麼說話別人才聽得進去、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叫做體面、發什麼樣的貼文可以偽裝成功,不過許多人並沒有這些條件。
——改寫自葉靜倫,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2019年7月11日

依據上文,一般人幫助人的原因為何?你曾有幫助人的經驗嗎?是以何種標準選擇(討喜或不討喜)的呢?請以350字為限,說明你對上文助人標準的看法和自己的經歷。

參考短文

  人的行為常常受到情感和經驗的影響。在我們幫助他人的背後,往往有著更深層次的因素。或許是因為我們認同某個群體,或是因為我們在某方面有著相似的經歷,這些因素都影響著我們的選擇。在助人的動機方面,我們傾向於幫助那些讓我們感同身受的人或情境。這或許是因為我們能夠更容易理解他們的處境,甚至覺得自己能夠給予實質的幫助。

  曾有一次,我參與了一個社區的捐款活動,目的是為窮困的老人提供基本生活所需。這個活動觸動了我,因為我成長於一個關愛的家庭,深知家庭的重要性。當我聽到有些老人因為經濟困難而無法得到基本的生活支持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祖父母,心情難免感同身受。這個經驗讓我更加堅信,我們的幫助應該超越自身的興趣和價值觀。儘管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如其他類型的志願服務令人興奮。我深知,這是一個能夠改善別人生活的方式,而這正是我渴望實現的。

二、作文:(60分)
  國際名廚江振誠接受訪問時表示:「很多人不知道我做菜的時候,雖然創作了無數的菜,但我沒有用過三色甜椒。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會用。我不知道這東西要怎麼煮才好吃。人生不是就像一道菜一樣,你不需要把所有食材都用上,也不需要用你不拿手的食材。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拿手和不拿手的,我們就專心把拿手的那件事情做好就行了。……我覺得身為一個料理人的DNA,就是具備靈活度。因為廚師每天收到的食材都是不一樣的……,做出來的東西也會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擅長和不擅長之處,若能專注在擅長的事情上,再適當地運用自身的優點,就有可能發展出獨特且具有特色的人生。請以「炒一盤人生的好菜」為題,作文一篇,文長不拘。

炒一盤人生的好菜

  人生就如同一道菜,需要細心挑選食材,巧妙調味,以及適時的火候,方能烹調出美味的滋味。而我們,就是這道菜餚的主廚,在選擇和運用人生的元素時,可以像一位傑出的廚師一樣,展現出獨特的才華。選擇優質的食材是製作美味菜餚的關鍵。在人生中,我們也要尋找並發展自己的優勢和潛力,這些就是我們的食材。舉例來說,如果你對於溝通和協作有天賦,那麼在工作中可以善用這些能力,創造出更多的機會和成就。就像一道菜需要最好的食材一樣,我們也應該將自己的優勢用在最適合的地方,這樣才能烹飪出更美味的人生。

  掌握烹調技巧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就像在人生中,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掌握各種技能和知識。例如,如果你是一位創業家,了解市場趨勢和管理技巧就是你的烹調技巧。這些技能能夠幫助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優勢,就像在烹飪中掌握了烹調技巧一樣,能夠使菜餚更加美味。就像烹調需要火候的掌握一樣,我們的人生也需要恰到好處的時機。想像一道爆炒的菜餚,火太大會燒焦,火太小則無法入味。人生中,我們也需要適時地調整步伐,不急不緩地前進。或許在某個時刻,我們需要迎接挑戰,像是在高溫下煎炸食材,經歷考驗後才能展現更大的風味。而在另一個時刻,我們又需要保持冷靜,像是在低溫下緩慢烹煮,等待機會的到來。

  在烹調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嘗試不同的調味料,找到最適合的味道。同樣地,在人生中,我們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學習,以發現適合自己的方向和方法。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挫折和失敗,就像烹調中的一次失敗。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也讓人生的菜餚變得更加豐富多樣。要烹調一道成功的菜餚,需要的不僅僅是食材和火候,更需要廚師的心意。同樣地,我們的人生也需要我們用心去經營和照料。無論是對工作的投入,對家人的關愛,還是對自己的成長,都需要我們付出真心的努力。只有在用心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烹調出一道道美味的人生佳餚。

  用心烹調是一道好菜的必備元素。在人生中,我們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不斷地改進和追求卓越。舉例而言,如果你夢想成為一位作家,就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寫作,並且不斷地修正和提升自己的作品。正是因為你的用心,才能夠烹飪出一道精緻的人生佳餚。一道成功的菜品需要經過多次的嘗試和調整才能讓味道更加完美,人生也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學習。我們可以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他人的經驗中汲取智慧,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讓自己的人生之菜更加美味可口。人生就像是一道菜,我們是廚師,而我們的優點和不足就像是食材。選擇運用自己擅長的領域,靈活適應變化,並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將能夠炒出一道獨特且美味的人生佳餚。讓我們在這個人生的廚房中,發揮出最好的風味,讓自己的人生充滿豐富的意義和價值。

112 高考
作文:(80 分)
  現今文明社會、民主時代,因為環境生態變遷、生命價值多元,兼之以科技發達、百業繁興,而在各種不同的生命形態中,我們應該慶幸自己 為萬物之靈的「人」;尤其值得高興的是:生為「現代人」,我們能有最佳的機會為和諧的人類社會而努力。而人的可貴,在與其他生物所共有的 「食色之性」之外,更有人所特有的「仁智之性」。我們知道怎樣去做一 個「人」;怎樣建立和諧、進步的人類社會,而人的智慧也總是輔助人的 「仁性」,義不容辭地朝著這一方向而積極前進。
  今天我們所面臨的是東西文化的激盪,以及新舊時代的突變,歷史證 明:有容乃大,與時俱進。因此, 吸收外來文化,領導思想主流,這個責任有賴我們這一代勇敢承擔起來。有幸身為「人」,必須肯定自己的「仁智之性」,然後對人類前途才能充滿信心,而一切文明也必須在這個基礎 上始克建立,進而含弘光大。經由充分認識因而肯定自己國家文化之悠久與優美,以及自己今日肩負承先啟後,融合東西責任之必然,才會表現出 一種泱泱郁郁的風度,與舍我其誰的氣概來。
  承上說明之意涵與旨趣,試以「肯定自己創造生命的價值」為題, 作文一篇,闡論己見。

肯定自己創造生命的價值

  在現今文明社會和民主時代,我們身處於一個多元且充滿挑戰的時代。環境生態變遷、科技發達、價值觀多元等因素都使得我們能夠體驗各種不同的生命形態和價值觀。然而,不論是在這個多元的世界中,還是在與其他生物相比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慶幸自己是「人」,這是一個獨特且優越的存在。作為「人」,我們能夠理解世界的複雜性,能夠思考和反省,並以智慧來解決問題。這種「仁智之性」賦予了我們做出選擇的能力,讓我們能夠選擇和諧與進步的方向。我們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尊重彼此的差異,如何建立一個公平和包容的社會。這種智慧是我們建立和諧人類社會的基石。

  面對東西文化的激盪和新舊時代的突變,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吸收外來文化,融合前人的智慧,領導思想的主流。我們這一代要勇敢承擔起這個責任,讓我們的文明在進步中繼續發展。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我們需要尊重和吸收不同文化的價值,並以開放的心態去融合新舊文明。這是我們進步和成長的機遇,也是我們對未來負責任的表現。我們應該積極面對挑戰,勇於承擔自己的角色,成為引領思想主流的人。這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也是我們為人類前途充滿信心的原因。

  要肯定自己創造生命的價值,首先需要充分認識並肯定自己所處的國家文化的悠久與優美。我們要珍視和傳承前人的智慧和傳統,這是我們建立自信的基石。同時,我們要看到自己肩負著承先啟後、融合東西文化的責任。這樣的認識和信心,讓我們表現出一種泱泱郁郁的風度和氣概。肯定自己創造生命的價值也意味著我們要正視自己的不足,不斷學習、成長,以更好地回應社會的需求。我們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個人的成就和財富,更在於我們能夠為社會、為他人帶來正面的改變和影響。

  肯定自己創造生命的價值,意味著我們要有自尊和自信。我們要堅信自己是獨特而重要的存在,我們的言行和選擇對這個世界有影響力。這樣的自信能夠激發我們不斷追求卓越,發揮自己的潛能,為社會和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讓我們肯定自己創造生命的價值,擁抱多元世界,發揮智慧和仁愛,共同努力建立和諧、進步的人類社會。因此,讓我們以「仁智之性」為基石,以自信的態度肯定自己創造生命的價值。讓我們勇於面對挑戰,融合東西文化,成為和諧與進步的力量。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也是我們對未來的承諾。讓我們以智慧和愛心,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性。

112 普考
作文:(80 分)
  彰化師大前副校長林明德教授近期發表一篇散文〈景美一對兄弟樹〉,文前小標題—「天賦萬物權,大樓人樹相為伴,各有一片天」,內文節略如下:
  景美,舊名梘尾,日治改為景尾,後稱景美。明治三十年(1897),景美國小創立,毗鄰景美溪,靠近景美老街。
  國小旁邊有兩棵茄苳,互相依靠,情同兄弟,老大有百年身分認證。 兩樹朝看小朋友上學,唱〈哥哥爸爸真偉大〉、吟〈春曉〉……;晚送小朋友哼著〈放學歌〉,一路蹦跳走回家。年年歲歲聆聽溪水、鳥鳴、 叫賣、車流……交響聲,而左右上下鄰居的喜怒哀懼愛惡慾起心動念, 一概聽之不聞、視而不見,清淨自在。
  兄弟樹的住家,原本是在景美衛生所的庭院,後來改建成為十七層大樓。有了百年認證,成為土地記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維護樹權,大樓讓出一角兩面方位,樓樹共伴同存。兩樹住家在原地透天,根深柢固,一面向小學,一邊對老街市場集應廟遙望仙跡巖。
  樹、人與大樓結為一體,極其獨特稀有,成為美麗、動人的風景。清晨鳥聲到好鄰居枕邊,黃昏一樹喧譁,倦鳥歸巢,日日譜寫自然旋律, 如天籟。
  閱讀此文後, 試以個人生活周遭環境所接觸,以及生命情景所感悟,對於自然生態與人文風華的感思,以「我深受感動的人生風景」為題,作文一篇,敘述闡論親身所見、所感與所思。

我深受感動的人生風景

  在我成長的城市中,有一個公園,裡面有一片茂密的樹林,充滿了各種不同種類的樹木。這片樹林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幅自然的畫作,每次走進這片樹林,我都能感受到一種平靜和寧靜。這個公園不僅有著美麗的自然生態,也充滿了濃濃的人文風華,讓我每次造訪都感受到無盡的愜意和靈感。這個公園位於城市的繁忙地帶,但一走進這片綠意盎然的天地,煩囂和喧囂似乎都消失殆盡。在這裡,我常常看到一群群的鳥兒在樹枝間飛舞,清脆的鳥鳴彷彿為這裡增添了一抹生命的色彩。偶爾,我也會在公園裡遇到一些野生動物,像是小松鼠或是野兔,牠們的出現讓這片公園充滿了生機和趣味。除了自然生態,這個公園也充滿了人文風華。每天早晨,我會看到許多老人在這裡晨跑或做早操,他們的身影猶如一幅幅動人的畫面。而在傍晚時分,許多家庭會帶著孩子來這裡散步和遊玩,孩子們的歡笑聲彷彿是這片公園裡最動聽的音樂。

  在樹林中,有一棵巨大的老樹,它的枝幹高聳入雲,樹冠茂盛,像是一個大自然的避風港。我喜歡在這棵老樹下坐著,閉上眼睛,聆聽著風吹過樹葉的聲音。這種自然的音樂讓我感到放鬆和舒適,讓我暫時忘卻城市的喧囂和煩擾。除了老樹,這片樹林還有許多不同的植物和動物。在春天,樹林裡的野花綻放,各種鮮豔的顏色交織成美麗的花海。夏天時,蝴蝶飛舞在花叢間,蜜蜂忙碌地採集花蜜。秋天,樹葉漸漸變黃,給人一種寧靜而宜人的感覺。而冬天,樹林裡被白雪覆蓋,煞是美麗。

  在這片公園裡,我感受到了自然與人文的交融與共生。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彷彿是大自然和人類共同演奏的美妙樂章。我從中感悟到,自然並非與人類對立,而是與我們相輔相成,共同創造著這個美麗的世界。這個公園也讓我深刻體會到,我們應該珍惜和保護自然生態,讓這些美好的風景得以永續。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和珍惜人文風華,讓這些傳承著歷史與文化的地方能夠繼續發揚光大。

  在這片公園裡,我總能找到靈感和啟示。它讓我懂得,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動並不遠處,它們就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觀察,便能發現生活中無盡的美好和驚喜。這片公園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更是一個讓我感受自然和人文之美的心靈樂土。每次走出公園,我心裡都充滿了平靜與感激,我深信這樣的感動和思索將會伴隨著我,指引著我在生命的旅途中繼續前行。雖然城市發展迅速,但我們也應該關注和尊重自然環境,讓人與自然共同繁榮。我希望這片公園能夠永遠存在,成為我們心中的一片寧靜樂土,讓我們在喧囂的城市中找到一份平靜和寧靜。

112 一般警察、警察、退除役轉任公、國安局三等、鐵路高員
一、短文寫作:(20 分)
  西方生物科技企業家伊麗莎白·霍姆斯,曾被譽為最年輕、富有的白手起家女性億萬富翁,如今她卻因詐欺罪面臨 20 年監禁;另有一安娜· 索羅金假裝自己是德國女繼承人,從紐約上流社會騙取了數十萬美元。這些看似高知識、高社經地位者為何能不畏重重困難,不懼嚴重後果,公然行騙大眾?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有違良知、害慘他人的重大詐 騙行為?英國廣播公司 BBC 解釋這些詐騙者的心理狀態是:必先自欺, 方可欺人。宋代朱子提到自欺、欺人時,也說過:「欺人亦是自欺,此又 是自欺之甚者。」請對上述此種 「詐騙屬於自欺欺人心理」的說法加以討論,並說明你的看法。文長不超過 400 字。

參考短文

  對於這種自欺欺人的心理狀態,我個人認為它是一種道德和心理上的變態現象。詐騙者可能已經深陷自己所建構的謊言網絡中,無法自拔。他們在一個虛假的世界中生活,這導致他們無視道德和倫理原則。自欺欺人是一種令人困惑的心理現象,詐騙者在欺騙他人之前首先欺騙自己。這種行為可能源於追求虛榮、自我欺騙和對風險後果缺乏敏感性等心理原因。然而,這種行為是缺乏道德的,對他人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以及他們可能忽視風險和後果,認為自己能夠逃避法律制裁或解決所有問題。

  在我們的社會中,建立起公正、誠實和負責任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努力提高對詐騙行為的認識,教育人們如何保持良知和道德觀念,並建立起法律和制度來懲罰詐騙行為。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並提供支持給那些可能陷入這種自欺欺人心理狀態的人,幫助他們重建誠實和真實的價值觀。

二、作文:(60 分)
  網路盛行的年代,社群媒體影響可謂無遠弗屆。社群媒體上對某些知名人物因為說了或做了一些有問題、有爭議的言論、行為,就被施予各種 輿論抵制,其工作機會、社交活動甚至其網路影響力全被取消,這就是所 謂「取消文化」。這是一種社群抵制行為,目的在於放逐被攻擊對象,使 其失去原有社會關係平台的公開支持而無法繼續存在,終至「被取消」。 美國奧斯卡影帝凱文史貝西於 2017 年遭人爆料涉嫌性侵醜聞,英、美兩國不斷有新的指控者,至少有 20 人站出來指證,其名望瞬間跌落谷底, 所有演出機會一夕之間消失,原先由他主演而熱播的劇集也被撤下停播。 後來美國警方以罪證不足為由,撤銷對他的起訴,但英國的官司仍未解決。身陷性侵醜聞「被取消」的凱文史貝西則銷聲匿跡,至今一直未走出陰霾,也並未恢復其演藝生涯。贊成「取消文化」者認為:公眾(代表弱 勢者)有表達批評意見的言論自由,而要求犯重大錯誤者須為自己言行負責正是一種正義。但反對者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表示,「取消文化」錯誤地 賦予人們評斷他人的權力,讓人們忘記了做錯一件事的人,並非十惡不赦。 究竟「取消文化」是一種網路上為弱勢者討公道的鄉民正義,還是流為手段過激的正義魔人?請以「 論取消文化」為題寫一篇作文,討論你對其看法,並舉例說明你贊成或反對的理由。

論取消文化

  「取消文化」在當今社群媒體盛行的年代成為一股強而有力的社群抵制行為。對於一些知名人物因言論或行為引發爭議,遭受到輿論的抵制,這種現象既有支持者認為是一種為弱勢者討公道的鄉民正義,也有反對者認為是一種過激的正義魔人行為。「取消文化」以公開抵制和放逐那些言行有問題或有爭議的知名人物為手段,試圖削弱他們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對於「取消文化」,我認為我們應該持謹慎和平衡的態度。

  支持「取消文化」的人主張這是一種網絡上的正義行動,代表弱勢者對於權力者發聲的方式,並追求公平和公正。當一個知名人物的言行或行為傷害到某些群體或價值觀時,取消文化提供了一個途徑,讓受傷害的人能夠表達不滿和抗議,以期改變社會對待這些問題的態度。取消文化有助於激起對於社會不平等、性別歧視、種族偏見等議題的關注,讓人們更加關注言論和行為的影響力,進一步推動社會進步和改變。

  反對「取消文化」的人則認為這種行為存在過度的激進化,讓人們忘記了人犯錯是人之常情。對於犯錯者,不應該一棒子打死,而應給予機會改過和成長。有時候,社群媒體上的舉報可能不經思考和求證,甚至有可能造成冤案。除此之外,對於「取消文化」的影響也可能超出對個人的抵制,而延伸到其親友和工作團隊,這樣的情況可能造成無辜的受害。所以,反對者主張應以更加理性和客觀的態度來看待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對某些人加以抵制。

  綜觀「取消文化」的現象,我個人認為在對待問題上應該追求平衡。當某人的言論或行為涉及到嚴重的倫理、道德或法律問題時,社會應該有權對其提出批評並要求負起責任。然而,在進行抵制之前,我們應該確保有足夠的證據和事實來支持指責,避免誤判和冤案的發生。此外,我們也應給予人們成長和改變的機會,並且將焦點放在教育、宣導和促進正面價值觀的培養上,以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和公正的社會。在「取消文化」的潮流中,我們應該以理性思考和平衡的觀點對待問題,避免過度的抵制和激進化。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相互尊重和理解的社會,尋求公正和正義,同時給予人們改過和成長的機會,以實現更好的共融和社會進步。

112 一般警察、警察、退除役轉任公四等、鐵路員級
一、短文寫作:(20 分)
請先閱讀下列兩則故事:
  國王自認為是世上最聰明的人,他在紙上畫一條直線,詢問群臣:「如果我不允許你以任何方式把這條直線截斷、抹掉,你如何讓它變短?」當眾人面露難色時,有個臣子出列,直接在線的旁邊畫了一條更長的直線。
  金子與泥巴相遇,金子不屑地説:「看看你,土裡土氣的,你有我高貴嗎?有我閃亮的光芒嗎?」泥巴搖搖頭説:「沒有,但我能生出花、生出果、生出草木、生出萬物,你能嗎?」

  《老子》說:「長短相形」;《莊子》說:「道在屎尿。」你對於上述故事,又有怎樣的想法?請敘說個人的觀感或啟發,文長不超過 400 字。

參考短文

  第一則故事中,臣子並未被限制於國王的框架,他超越既定思維,在原有直線旁畫了一條更長的直線。有時候,解決問題並不需要受制於既有條件和局限,我們可以超越框架,尋找全新的方向和解決辦法。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面臨困境和挑戰,若能打破僵化的思維模式,跳脫框架,可能會找到更加妙招。

  第二則故事中,金子與泥巴的對話深刻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價值觀和自尊心。金子自認高貴閃亮,但泥巴卻用自己的獨特價值回應,提醒金子不能只看重自己的光芒,而忽視了泥巴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價值和特點,不應該僅以一種標準來衡量他人或自己。我們應該珍視每個人的存在,尊重他們的獨特性。

  這兩個故事都呼應了《老子》和《莊子》中的哲學思想。《老子》中的「長短相形」告訴我們,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不應該只看重一方面,而應該尋求平衡和和諧。而《莊子》中的「道在屎尿」則提醒我們,即便是看似卑微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二、作文:(60 分)
  老翁養的一匹馬走失了,鄰人都為他惋惜,他卻說:「誰知道, 說不定是好事啊!」不久之後,馬不僅自動回來,還帶回一匹駿馬。 大夥爭相道賀,老翁反而說:「白得了一匹馬,未必是好事啊!」某 一天,他兒子騎這匹駿馬,不小心摔斷了腿,大家又來慰問,老翁仍淡然說:「腿斷了,說不定是好事啊!」

  人生許多事情的福禍得失,往往難以逆料,也不是光從表象可以判定。請以「學習得與失的智慧」為題,舉述生活周遭見聞經歷, 抒發己見。

學習得與失的智慧

  學習得與失的智慧,是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需要面對和思考的一個議題。這個議題也正是由上述故事所引出的。人生中的得與失往往難以預料,而且事情的真正價值往往也不僅僅局限在表面的成敗之中。得與失往往相互交織,我們經常在失去某些東西的同時,得到了其他意想不到的收穫。舉例來說,失去一份工作可能會令人感到挫折和失落,但卻也可能成為一個轉機,讓我們有機會尋找更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學會從失去中尋找到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警惕得到的結果可能並不完全是好事。有時候,我們追求一個目標或擁有某種東西,但當我們真正獲得時,卻發現它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滿足感或幸福。這時候,我們需要深入思考,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追求的動機,並意識到得到某些事物並不一定能帶來真正的幸福。生活中的得與失並非僅僅基於結果本身,而是要從中學會看到更深層次的智慧。我們應該學會放下過度執著的心態,接納生活的變化和挑戰,並將失去的東西或經歷視為成長和學習的機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從得與失中獲得智慧,並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我們應該學會放下對結果的執著,以開放的心態看待得與失。有時候,一個看似不幸的失去可能是一個轉折點,它能夠讓我們重新思考,發現新的機會和可能性。同樣地,一個看似幸運的獲得也可能帶來挑戰和壓力。這就是人生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在學習得與失的智慧中,我們應該培養兩方面的能力。首先,我們需要培養一種冷靜觀察的能力,不被結果左右,而是觀察事情本身的真相和價值。這需要我們超越表面的現象,深入思考和審視。其次,我們需要培養一種接納和調適的能力,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都能從中學習和成長。這需要我們放下執著和自我,虛心面對生活中的變化和挑戰。

  學習得與失的智慧不僅僅是個人的修行,它也涉及到與他人的互動和對待他人的態度。當他人經歷得失時,我們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輕率地評斷和批評。我們應該學會尊重每個人的獨特經歷,並從中尋找共鳴和連結。學習得與失的智慧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它要求我們以冷靜和開放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的得失,從中獲取智慧和成長。這樣的智慧不僅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使我們更加包容和同理他人。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我們能夠在得與失之間找到平衡和和諧,活出真正有智慧的人生。

112 關務三等
一、漁夫如果在沙丁魚群中,放入一條牠們的天敵鯰魚,沙丁魚會為了生存而被激發出活力,有人稱這種情形為 「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鯰魚效應」可以為舊團隊帶來危機感,有利改革、創新;但若運用不當,也可能產生紛爭,打擊士氣。請以「我對鯰魚效應的看法」為題,作文一篇,舉例說明 「 鯰魚效應」的正面、反面作用,並闡發看法。(40分)

我對鯰魚效應的看法

  「鯰魚效應」是一種指在團隊或組織中引入一個具有挑戰性或不同觀點的成員,進而激發其他成員的動力和創造力的現象。這種效應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為舊團隊帶來危機感,促使改革和創新,但如果運用不當,也可能引發紛爭並打擊士氣。在我看來,這個效應的正面和反面作用需要根據具體情境來評估,並且重要的是如何運用和管理這種效應以實現團隊的最大效益。

  當一個團隊長時間處於舒適狀態下,可能會陷入慣性思維和固有模式中,缺乏創新和改變的動力。當一個新成員帶來新觀點、經驗和知識時,這種情況就會發生改變。新成員可能提出不同的問題,挑戰現有的做法,激發其他成員思考和尋找新的解決方案。這種刺激和激發可以促使團隊成員提高創造力和工作效率,從而推動整個團隊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假設一個公司的研發團隊長期以來在某個產品領域中達到了一定的成就,但隨著市場變化和競爭加劇,他們開始感到壓力和困惑。為了激發團隊的創造力和尋找新的解決方案,該公司聘請了一位具有豐富經驗和不同觀點的研發專家。這位新成員提出了一些獨特的想法和方法,挑戰了舊有的工作方式。這引起了其他團隊成員的興趣和關注,激發了他們尋求創新的動力。最終,團隊透過與新成員的合作,開發出了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使公司在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

  「鯰魚效應」也有可能帶來一些負面作用。一個新成員的到來可能引發舊成員的不安和威脅感。有些人可能會對新觀點和改變抱持抵觸態度,甚至會產生紛爭和衝突。這樣的衝突可能對團隊士氣和合作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分裂整個團隊。因此,運用「鯰魚效應」時需要謹慎考慮,確保團隊中的溝通和協調能夠有效進行,並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引導,以克服潛在的衝突和阻力。例如在某一個團隊中,成員們已經習慣了一種特定的工作方式和溝通風格。當一位新成員加入團隊,帶來了全新的觀點和方法時,舊有成員可能感到威脅和不安。他們可能會對新成員的提議持保留態度,甚至出現意見不合和衝突。由於缺乏有效的溝通和解決衝突的能力,團隊的合作和士氣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和團隊分裂的情況出現。最終,這種負面影響可能阻礙團隊的發展和成就目標。

  「鯰魚效應」是一個雙面刃,它同時具有挑戰和機遇。當團隊能夠善加運用和管理這種效應時,它可以為團隊帶來新的動力和創造力,推動成員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然而,如果不加以適當引導,這種效應可能產生負面後果,導致紛爭和士氣下降。因此,重要的是在引入新成員時,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支持,建立開放和互信的溝通環境,讓舊成員了解和接納新觀點的重要性。領導者和團隊成員必須注意「鯰魚效應」的潛在風險,以免產生衝突和士氣下降。建立開放和互信的溝通環境,引導團隊成員正確看待變革和新觀點,解決潛在的衝突,實現團隊的共同發展。在有效的管理下,「鯰魚效應」能夠成為團隊的重要優勢。新成員的引入帶來新觀點和創新思維,激發成員超越自我,推動團隊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通過適當的溝通和支持,舊成員能夠理解和接納新成員的貢獻,達到合作共贏的目標。「鯰魚效應」在適當的引導和管理下,能夠為團隊帶來活力和創新,推動成員超越舒適區,實現共同目標。在團隊合作中,我們應充分發揮這種效應的潛力,以實現個人和團隊的成長與成功。

二、英國作家毛姆(W. Somerset Maugham)寫道:「我從一趟旅程帶回來的不全然是出發時的自己。 」所 謂旅程,未必是真的到某地旅遊,閱讀、想像、日常生活等,也都可能帶給我們一趟難忘的旅程。請以「那一趟旅程」為題,作文一篇,書寫某趟你印象深刻的旅程,並說明那趟旅程帶回的「你」與出發時的「你」有什麼不同?(40分)

那一趟旅程

  我從一趟到日本的旅程中帶回來的不僅僅是美麗風景的回憶,更是一段深刻的心靈成長之旅。這趟旅程將我帶到了日本,讓我有機會體驗獨特的文化、豐富的傳統和令人驚嘆的自然景觀,也讓我有機會深入了解日本的傳統和現代之間的融合,並與這個國家的人民建立了深厚的連結。

  抵達日本的那一刻,我被這個國家獨特的氛圍所吸引。我漫步於東京繁忙的街道,感受到現代都市的脈搏和節奏。高聳的摩天大樓、繽紛的霓虹燈和擁擠的人群,讓我感受到日本現代文明的魅力和活力。除了城市的繁忙,我也深深愛上了日本的自然美景。我造訪了京都的古老寺廟和庭園,被它們的優雅和寧靜所打動。我漫步在青森的櫻花樹下,欣賞粉紅色的花瓣飄落,這美麗的場景讓我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脆弱。在日本的傳統宮殿中,我感受到了歷史的重量和文化的傳承

  這趟旅程也讓我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獨特之處。我學習了茶道和禮儀,體驗了和服的穿著和折紙的藝術。我參觀了歷史悠久的城堡和博物館,了解了日本人民的傳統價值觀和對於藝術的熱愛。這些經驗讓我更加尊重和欣賞不同文化的豐富性,並將這種尊重融入到我自己的生活中。這趟旅程讓我認識了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我學到了日本人對細節的追求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也開始重視自己周圍的細節,並追求卓越和完美。這種觀念改變了我對生活的態度,讓我更加注重每個瞬間的美好和珍貴。

  回到出發前的自己和現在的我相比,我成為了一個更開放、更富有同理心的人。這趟旅程讓我明白到旅行不僅僅是探索世界,更是一種心靈的成長和尋找自我的旅程。我帶著一顆更加包容和尊重的心回到了家,並將這些寶貴的經驗應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回顧這趟旅程,我意識到「我從一趟旅程帶回來的不全然是出發時的自己」。我成為了一個更開放、更包容、更瞭解世界的人。這趟旅程深深地影響了我的心靈和價值觀,激勵我在日常生活中持續追求成長和探索。這段旅程的經驗將永遠留在我心中,成為我人生中最珍貴的寶藏。

112 關務四等
一、班.卡森醫師,是世界聞名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分離後腦連結之連體嬰的醫生。小時候,他不但脾氣暴躁而且學習成績也很差,在同學眼裡就是最笨的孩子, 所以經常被人取笑。卡森醫師在其著作《Think Big》一書中,就以自身為例,說明他的成功靠的是鍥而不捨、百折不撓的精神與持續不斷的努力 。請以「成功絕非偶然」為題,作文一篇。(40分)

成功絕非偶然

  成功是一個人奮鬥的結晶,是通過鍥而不捨、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持續不斷的努力所達成的。班.卡森醫師的故事是一個極佳的例證。儘管他在童年時期遭遇諸多挑戰,但他以自己的毅力和奮鬥精神改寫了命運,成為世界聞名的醫生。

  卡森醫師的童年並不順遂,他脾氣暴躁且學習成績平平。在同學眼中,他是最笨的孩子,經常受到取笑和嘲笑。然而,卡森醫師並沒有被這些困難和壓力擊垮,他堅信成功取決於個人的努力和堅持。他沒有因此灰心喪志。相反,他憑藉著堅毅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開始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他決心改變自己,不再讓別人的評價左右自己的價值。他認識到成功需要努力和毅力,而不是簡單地依賴天賦或運氣。

  卡森醫師在《Think Big》一書中分享了他的成功秘訣。他認為,成功絕非偶然,而是來自於不懈的努力和對目標的堅持。他從小就培養了持續學習的習慣,並透過閱讀書籍和不斷思考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他不僅追求學術上的成就,還培養了良好的品格和道德價值觀。卡森醫師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多年的努力和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他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擔任小兒神經外科主任期間,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例成功分離後腦連結的成就。這項突破性的手術挑戰了醫學界的極限,但卡森醫師不屈不撓,通過精湛的技術和堅定的信念,成功地改變了兩個孩子和他們家庭的命運。

  卡森醫師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並非來自偶然或運氣。它來自於克服困難和挑戰的勇氣,來自於持續不斷的學習和成長。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定的信念,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這種成功的心態並非僅僅適用於卡森醫師個人的故事,它是普遍存在於各行各業成功人士身上的共同特徵。無論是科學家、藝術家、企業家還是運動員,他們都經歷過困難和挫折,但他們沒有放棄,持之以恆地努力奮鬥,最終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成功絕非偶然,它是來自於對目標的堅定追求和不斷超越自我的努力。只有在面對挑戰時,我們才能真正展現出自己的潛力,並在逆境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讓我們向卡森醫師學習,鍥而不捨地追求夢想,堅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成功將不再遙不可及。

二、王家祥:「徒步時頭頂就是天空,很完全的天空,可以慢慢地閱讀日影的位移,雲的變妝,風的流動,群樹的身姿,那是一種無限寬廣的印象,你必須把自己完全放在大地之上,才能擁有那種與天地密合連接的感覺。」「徒步」行走能夠增進人體器官功能、強筋健骨、接近大自然、結交朋友,增廣見聞等。請以「徒步的經驗與收穫」為題,就個人徒步行走的親身體驗與收穫,作文一篇。(40分)

徒步的經驗與收穫

  徒步,是一種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行走方式,它帶給我們不僅是身體上的活力,更是心靈的滿足。個人的徒步行走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這種與天地密合連接的感覺,並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收穫。徒步讓我與大自然更加親近。當我踏上徒步的旅程,我就置身於廣闊的天空下,感受著陽光的溫暖和微風的拂過。我可以欣賞到日影的位移、雲的變妝,並觀察著群樹的身姿。這種無限寬廣的印象讓我彷彿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麗。

  徒步的過程中,我能夠放慢節奏,專注於眼前的每一步和每一個細節。我與大自然進行對話,感受著大地的溫暖和山水的宏偉。這種近距離的接觸讓我更加敬畏自然的偉大和美麗,同時也深刻體會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並且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地域和文化。我與同行的伙伴們攜手同行,互相支持和鼓勵。我們一起分享著疲憊和辛苦,也一起歡笑和感動。在這過程中,我結交了許多新朋友,並且學習到了團隊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

  徒步讓我擁有了強健的身體和健康的器官功能。走路是最自然的運動之一,每一步都能夠鍛煉我們的肌肉,提升身體的柔軟度和平衡力。長時間的徒步行走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壓力和疲勞,使我們保持健康和活力。徒步時,我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每一步都是對身體的鍛煉,讓我能夠強筋健骨。隨著旅程的推進,我發現自己的體力和耐力有了明顯的提升。這種成就感和自信心,使我更加堅定地相信,只要努力奮鬥,我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和挑戰。

  徒步的經驗讓我深深體會到,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速度和目的地,而在於旅程本身的豐富和成長。每一步都是一次探索和發現,每一步都是一次自我超越和成就。徒步讓我瞭解到,生活的真正意義在於與大自然和諧共處,與他人攜手同行,以及堅持不懈地追尋自己的夢想。無論是身體的強壯,還是心靈的豐盈,徒步的經驗讓我獲得了更多。最重要的是,徒步行走讓我學會了專注當下和享受當下。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身邊美好的事物。而在徒步的旅程中,我必須專注於每一步的踏實和每一個瞬間的感受。這讓我學會了放慢腳步,珍惜當下的美好,並培養了一種內心的寧靜與平和。它不僅帶給我身心的放鬆和修復,更啟發了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世界的探索。徒步的經驗和收穫,將永遠成為我成長和進步的寶貴財富。

112 身障三等
一、《孟子•告子下》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看似老生常談,但時至今日,仍有激勵人心的作用。請以「苦難之於人生」為題,作文一篇。(40分)

苦難之於人生

  孟子在《告子下》中提到,天將降大任於人,必先經歷苦難的考驗。這句話或許看似老生常談,但其深層含義至今仍然激勵著人心。苦難,是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對於個體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道磨練心志的試煉,可以激發出人們內在的潛能和力量。當我們經歷困境和挫折時,心志受到考驗,我們需要克服種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奮鬥前行。正是在苦難中,我們才能培養出堅毅不拔的品質,磨練出堅強的意志。

  苦難塑造我們的性格和智慧。當我們經歷苦難時,我們不僅面對著外在的困境,更要面對內心的掙扎和挑戰。這種經歷讓我們學會了堅持和忍耐,學會了從困境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智慧。苦難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老師,它讓我們成長,讓我們更加成熟和智慧。苦難提醒我們珍惜和感恩。當我們處於苦難之中,我們體會到生活的脆弱和無常,我們更加明白幸福的價值。苦難使我們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激勵著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身邊的人和事。它教會我們在困境中找到光明,從中獲得力量和希望。

  苦難不僅是一種痛苦和挑戰,更是一個重要的教育過程。它們教會了我們堅持、奮鬥和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培養了我們的同理心和同情心,使我們更加關心他人,願意伸出援手。當我們親身經歷苦難時,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困境和痛苦。這種共鳴使我們變得更加關心他人,願意伸出援手,給予支持和關懷。這樣的教訓和價值觀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更有能力和智慧去迎接人生的挑戰。因此,我們應該珍惜苦難帶給我們的機會,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並學習從中成長。

  苦難並非是人生的終點,而是一個轉折點。當我們經歷苦難後,我們將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我們將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夢想。苦難是一個催化劑,它促使我們成長,超越自己,追求更好的未來。苦難之於人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它是我們成長和進步的契機,是我們體驗生命真諦的機會。在苦難面前,我們應該以堅強的心態和勇敢的姿態迎接挑戰,相信自己的潛力和能力。正是在苦難中,我們才能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追求更深層次的人生價值和意義。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洗禮,我們才能真正領悟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所以,讓我們以堅韌的心志面對苦難,相信它能夠成就我們更偉大的人生旅程。

二、報導文學作家古蒙仁《浯島春秋——金門新誌書》一書,呼應「在地化」與「接地氣」的潮流,邀請出身金門的八位作家當導遊,一起到他們的家鄉探訪,談出生背景、童年記憶、成長歷程,以及對故鄉的印象和情感,希望透過作家感性的告白,引領讀者進入他們生活的情境,產生身歷其境的感覺,進而了解這些聚落的特色和精神。如果下一次古蒙仁先生邀請的人是你,你將如何帶領他與讀者認識你的家鄉?請以「聽我來說家鄉事」為題,作文一篇。(40分)

聽我來說家鄉事

  聽我來說家鄉事,讓我們共同創造一段難忘的回憶,讓我們更加珍惜家鄉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段歷史。因為家鄉,才是我們生命中最溫暖的港灣,最堅實的依靠。讓我帶領你們走入我所愛的家鄉,讓我們共同感受那份特別的情感,讓我們一同在家鄉的土地上,編織出屬於我們的美麗故事。我將帶領大家認識我的家鄉花蓮玉里鎮並且展開一段難忘的旅程。首先,我會帶領大家穿越玉里鎮的稻田,感受這片肥沃土地的滋養和農民的辛勞。我們將目睹金黃色的稻穗在微風中搖曳,聆聽蟲鳴和農夫的勞作聲音。這裡是我成長的地方,每次看到這片稻田,我都能夠回憶起童年時的歡笑和遊戲。接著,我們將進入花蓮的大自然,穿越壯麗的太魯閣峽谷。我們將沿著崎嶇的步道攀登,欣賞著巍峨的山峰和奔騰的清流。這片峽谷是大自然的藝術品,每一步都充滿挑戰和驚喜。在這裡,我們可以與山川共舞,感受自然的力量和美麗。

  然後,我們將前往玉里的部落,與當地原住民族共度時光。我們將參與他們的傳統活動,品嚐美味的山地料理,聆聽他們的故事和傳說。這些部落是文化的寶藏,每一個人都擁有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智慧。透過與他們的互動,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文化和價值觀。並且帶領大家參觀玉里鎮的古老建築和文化遺產,讓大家感受歷史的厚重和藝術的魅力。我們可以漫步在古街巷間,欣賞傳統的建築風格和繁華的市集。這些文化遺產是我們的驕傲,每一座古老的建築背後都有著故事和記憶,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玉里鎮的文化底蘊。

  這次的旅程不僅是一次對玉里鎮的探訪,更是一段與自然和藝術的對話,一次對歷史和文化的追尋,以及一次對味覺和感官的饗宴。透過這趟旅程,我希望能夠將我的家鄉玉里鎮的美麗和獨特之處,帶給每一位讀者。同時,更是一次深入了解花蓮玉里鎮的機會。透過這段旅程,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美麗和多元,並認識到這裡的人們充滿熱情和好客。讓我們攜手展開這趟難忘的旅程,感受花蓮玉里鎮的風景和文化。透過這次的體驗,我們將更加珍惜家鄉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段歷史,並將這份愛和驕傲傳遞給更多人。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片土地的美麗,一同探索這片土地的故事,一同領悟人與土地的深厚連結。讓我們的旅程充滿歡笑、感動和啟發,讓我們成為花蓮玉里鎮的最佳大使,將這片寶藏分享給全世界。

112 身障四等
一、《中庸》所謂:「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認為做事情,一定要預先規劃,妥為準備,才能順利成功。但現代人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則有:「計畫趕不上變化」的說法,認為我們總會遇到許多突發的狀況,強調隨機應變的重要性。這兩者看似均有其道理,請以「計畫與變化」為題,作文一篇,闡述己見並舉適切例子加以說明。(40分)

計畫與變化

二、情緒不論對己或對人,都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臨床心理師蘇益賢提醒我們:「情緒往往會在我們毫無準備時突如其來,進而影響我們;但我們卻很少停下來思考,情緒的出現之於我們有什麼意義。」可見一般人都擁有情緒,但往往卻沒有自我察覺及反思,這些情緒的起源及曾帶給我們或身邊的人那些作用及影響。請以「我的情緒故事」為題,作文一篇,依據自己的經驗與體會加以敘述。(40分)

我的情緒故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